易红
中南大学
易红,男,汉族,1963年4月出生,重庆市万州区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雷恩第一大学、澳大利亚莫纳士大学名誉博士。1979年至1990年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本科、硕士及博士阶段的学习,1990年7月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系任教,历任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系现代制造技术教研室副主任、主任、机械工程
刘继虎
中南大学
法学博士,中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财税法学、经济法学、信托法学、法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中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主管科学研究、继续教育与培训、资料室、法律援助工作。
胡彬彬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万人计划”入选者,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中组部、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我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首倡者,中国村落文化理论研究体系的创建者。30余年来,胡彬彬对我国长江黄河流域4700多个传统村落进行过实地考察,撰写了《中国村落文化概论》等二十余部相关研究著作,以及发表于《民族研究》、《
欧阳友权
中南大学
欧阳友权,文学博士,中南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人文前沿》主编,《中国文化品牌年度报告》主编,中南大学中国文化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我国第一个文化产业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网络文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澳门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2018年3月,欧阳友权成为橙瓜《网文圈》杂志第20期封面人物。
史海涛
中南大学
史海涛,男,祖籍山东栖霞,中共党员,199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师从我国著名动物学家郑光美院士,获生态学博士学位。1995年起主要从事两栖爬行动物学、鸟类学的研究和动物学、生态学的教学工作。现任海南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陈岱松
湖南师范大学
陈岱松,男,1975年11月生,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经济学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经济法学院副院长、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副研究员,兼任上海市律师协会证券研究会委员、《上海证券报》法学专家组成员、中国银行法研究会理事、中国证券法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法学会金融法研究会理事、上海金融文化促进中心副理事长、江苏淮安市清河区产业发展高级顾问。
李双元
湖南师范大学
李双元,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名誉会长,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高教自考委委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奖数十项。他的研究成果自成体系,被称为新中国国际私法学的奠基人之一。
4月4日,一个天气明媚的日子,学校党支部组织本校全体党员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早上7点30从学校乘车到重庆主城参观渣滓洞、白公馆。参观渣漆洞、白公馆,不仅仅是经受了一次思想的教育,更是经受了一次灵魂的拷问,有太多的感触体会了。来到渣滓洞我们每个人都面色凝重,想着当年监狱的恐怖气氛、感受着革命者宁死不屈的坚强革命精神。试想一下,当年的渣滓洞监狱是怎样的一种环境:
7月,龙门县纪委监委组织党员干部到贵州遵义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性教育培训。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随着队伍踏进了这片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遵义给人的印象是庄严沉稳、古老传统的,洋溢着浓重的革命气息。短短六天时间的学习,参观了巍峨庄严的遵义会址,聆听了深入浅出的苟坝会议会址现场课堂教学,重温了长征曲折的历史,缅怀了革命先烈……这片神奇土地上的红色印记让我接受了一
走进大巴山深处的城口县庙坝镇第一小学(以下简称“庙坝一小”),犹如走进立体的“红色文化”课堂——孩子们自己当“小老师”讲述发生在城口的红色革命故事、用手工泥塑再现百年经典、积极践行红色文化攒存“红色幸福币”……“读、学、听、看、访、讲、演、写、画、塑、研、评”等党史学习“十二载体”,让该校党史学习教育更立体、更生动。“我们以‘童心向党’为主题,以‘十二载
本人荣幸地参加了内蒙古直属机关工委举办的延安党员干部培训班。下车后,高楼林立的大城市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但是当我们乘坐着小汽车走过弯弯曲曲的山路时,我们就到了远离大城市喧嚣的天堂延安,下面是我在延安培训干部学院7天的培训心得体会。中国革命的起点是延安。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等人亲自在这里建立了中国革命抗战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火焰,延安